黄鸣奋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黄鸣奋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黄鸣奋有关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是20世纪90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代中叶起步的。从那时以来,已经在该领域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7部,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级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副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另获省级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该项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其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的理论探索(19962000  

1996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率先在全校开设电脑艺术学课程(2001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在《必赢游戏app大学学报》第4期发表论文《电脑艺术学刍议》,1998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又出版专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这部书是国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它系统考察了计算机与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的意义,2000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为了弄清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又将研究范围扩大到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电子媒体与艺术的关系,出版了教材《电子艺术学》(科学出版社,1999)等成果。当时全国的同类研究甚少,学术界有许多人对数字媒体艺术不理解,甚至对其是否值得研究表示怀疑。虽然如此,黄鸣奋没有放弃自己对这一新生事物生命力的信心。

其二,数码媒体艺术理论建构的推进(20002005  

在这一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列入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社会科学规划,逐渐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以此为背景,黄鸣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超文本之兴:信息科技与文学变革》(20002002)、《因特网与艺术发展》(20032005),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信息革命与我国文艺理论建设》(19982000)、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码媒体与文艺学创新》(20032004)。他以传播学为参照系,系统分析了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冲击,出版了专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必赢游戏app大学出版社,2000);考察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艺术价值及理论意义,出版了专著《超文本诗学》(必赢游戏app大学出版社,20012003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考察虚拟环境中人及智能体活动的艺术特性,出版了专著《数码戏剧学》(必赢游戏app大学出版社,2003);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现阶段的网络艺术与19世纪以来包括电报艺术、传真艺术、电话艺术、慢扫描电视艺术等在内的电信艺术的联系,出版了专著《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必赢游戏app大学出版社,20042005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对信息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艺术进行形态学分类,出版了专著《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0042005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研究生教学方面,黄鸣奋、秦俭、巫汉祥联合申报的《信息科技应用:艺术理论与教学实践创新》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其三,追踪世界学术前沿与关注本国艺术产业并重(2005-)  

在这一阶段,出版专著《互联网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除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索外,还加强了与数码媒体艺术有关的产业研究。2005bwin必赢手机登录入口,黄鸣奋的《互联网与艺术产业》获准为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该项目将关注点扩展到经济领域,计划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系统考察互联网对宏观意义上的艺术产业的运营、规范、管理、前景等问题。他已指导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必赢游戏app市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正指导研究生写作以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


Top